昔日的曼城,
素有“棉都”(Cottonpolis)之称,
更是赢得“世界工厂”的美名。
然而,工业化过快
却给这座城市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那么曼城是如何扭转局势,
走上转型发展之路的呢?
让我们在Echo的引路下,
走进曼城,
感受工业风与马卡色的碰撞吧!
悦旅达人 Echo
在英国留学和工作6年,喜欢探访乡村和古迹,致力于研究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在一家英国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工作。
业余时间,我爱追英剧,
最开始看到《南方与北方》剧照的时候,
我还以为那漫天飘扬的,
映衬着男女主角黑色大衣的白色飘飘是雪花。
心想:“这么浪漫,一定要看”。
白色飞舞其实是棉纺厂的棉絮。
在棉纺工业领域,
曼城是不可忽略的城市之一。
但过快的工业发展,
使得曼城饱受环境污染的困扰,
漫天飞舞的棉絮,常年笼罩的浓烟,
布局混乱的建筑…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曼城走上转型发展之路。
曼切斯特政府对城市中心进行统一规划,
通过旧城改造,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
变废为宝
将废弃仓库改造成创意工坊,
教堂变成攀岩墙,
新哥特风的保险大楼摇身一变为旅馆…
(玻璃材质的现代建筑和上世纪的红砖仓库交相辉映)
(建造在煤气厂原址上的小型街区)
城市遗产公园(Castlefield)
位于市中心的西南角,
是全英第一个城市遗产公园。
闲暇时光,
我喜欢沿着这座公园里的运河散步,
沿河欣赏着这座“工业革命的摇篮”。
这里至今仍保留着破旧的高架铁路,
锈迹斑斑的铁桥和巨型仓库。
(现代建筑与旧城遗产的相互交融,令人震撼不已)
跟着我,沿着运河走下去,便会看到
今天我们重点介绍的Whitworth Locke酒店
Whitworth Locke 酒店
由一个Mill(棉纺厂)改建而成,
比较于其他工厂改建的住所,
它的独特之处是:它在外面建造了一个阳光棚,
这个阳光棚就是酒店正门入口。
透明的天顶设计,你一抬头就能看到,
红色的裸墙和湛蓝的天空,
不得不说这个色彩搭配非常有设计感。
(透明天顶设计的阳光棚)
曼城的酒店,
必须要体验的就是工业风loft式样,
如果再加上马卡龙色的墙面和家居设计,
就成了网红打卡必备之处。
(co-working space共享式办公空间)
踏在洒满阳光的地面上,
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这家酒店,喜欢直接保留原先的地面结构。
只做清扫,不做改建,不做地板,
“就地搭建”,既环保又独特。
色彩上,低饱和粉的墙面颜色,
大地色的绿沙发,一整面墙是大窗户,
非常明亮,景物自带滤镜,
坐在里面,想不自拍都难。
一进屋,我就想把整个设计搬进自己家。
空间不大,很符合现代都市的居住现状,
加上有个人品味的室内设计,
就是一间温馨小屋了。
(阳光洒进会客厅,在这读书看报,惬意人生)
(房间里的一块大落地镜,可供我们梳妆造型)
(走进舒适的卧室,坐在编织藤椅上,闭目缓解旅途中的疲惫)
我临走时,和前台小姐姐艾米丽说,
“我很喜欢墙的马卡龙色调,很特别。”
这时候,我又看到她身后的一本书
Flower Colour Guide《花色指南》,
于是借来看了一会儿,才舍得走。
那本书里,花的颜色各种各样,
很有质感,很像这里墙面的颜色,
我却又联想起家人经常给我做的彩色饺子,
把蔬菜汁放到饺子面里,
做成带颜色的饺子皮,
热腾腾的,有温馨的味道。
你要是比我小资一些,
就往马卡龙色方向想吧 ……
后记:
在曼城的日子,
我仿佛是真实生活在这座城,
而不是旅游般的走马观花。
曼城的街头,
古朴的红砖楼,
时间留下的印记。
轻叩每一幢红砖楼,
似乎背后都有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历史,赋予了曼城灵魂,
也滋养了这座城市的根。
END
更多精彩内容…